书阅屋 > 歃血兄弟 > 第105章 ?第106章

第105章 ?第106章


淅淅沥沥的雨声,打破了旭日教授的沉思,他回过神来,睁开双眼,神情略显疲倦地对金子说:“你看到了吧,季风气候在这里变化无常,说不准哪一刻就会暴风骤雨般下个不停,以至这长江江堤上,人们年年抗击着洪水袭击,那堤岸垮塌、断水断电的现象又时常发生。在你们山区,这种现象也会经常发生么?”

        “比这厉害得多呢!”金子兴奋地回应着他,仿佛这随时出现的雨水就是他趋之若鹜的宝贝似的:“我们那里的径流水电站,多半靠着河流的自然来水发电,大都选在梅雨季节取水开机,枯水季节就指望着老天下一场爆雨袭来。可是,等得大雨到来,不是山洪暴发,就是河水暴涨,渠道垮塌和村庄田野被淹没的事件时时发生,寻得一处终年不枯竭的径流,比登天还难。所以,许多有识之士人,都看中了四季峰水的清江,期待着修出终年流水不断的电站来,可我们总是修不起来这座水电站。您说,作为一代造电人,我们的心里该有多急!”

        “这真是心病一块了。”教授眉头紧皱着说,“这不光是你们山里人的心病,也是我这作专家和学者的心病。江河滚滚东去,若是取不出水来发电,这真可惜了山川河流自然资源的赐予。现在,我手中的实验课题,正是国家亟需从大江大河里取水发电的科研项目,如果从你们失败的过程中总结出成功的教训出来,不也为我国的大型水电站的建设获取了反面经验?看来,从你们的失败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科研实验项目获取成功的一线希望了。”

        恩师一席话,使得金子沉重郁犹的心灵顿然有了种轻松舒缓的震颤感,他慌忙地站起身来,从又走了过去,拉着旭日教授的手,心头快慰地说:“是真的么?您真的可以从我们的失败教训中收获到成功的启发?这么说,我从您的思索中,看到了新的希望?”

        “一点儿不假。”旭日教授也显得出奇的神采奕奕,只见他拍了拍金子的肩膀,露出一脸的灿烂,胸有成竹地笑着对他说:“我正愁设计的实验课题没有实践场地哩,没想到你金子主动送上门来!有一句古人的名言,形容这,叫作什么来着?”教授挠着后脑勺询问着金子。

        金子的师母在一旁提醒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旭日教授颇有兴致地将右手急忙攒紧,使力地往左手掌心一扣,向金子投出一股锐利的目光,不假思索地吩咐道:“明天,我的学生们要作一种叫作‘抗击石灰岩岩石层结构的冲击力实验’的实践报告,你来自生产第一线,具有充足的证明力,你就一同参加吧。学学新知识,开阔开阔自己的眼界。这个课题,对我,对你,对你的复建水电站,都有着绝对的帮助啦!”旭日教授为终于觅寻到课题研究的新的突破口而显得异常地激动,连忙吩咐老伴儿道:

        “快快准备几个金陵小菜,我要和这个从长江中上游来的远客借酒一叙!”说完,竟笑声朗朗地欢快个不停。

        席间,师徒仨举杯畅饮。边饮边叙直到大雨停歇后的黄昏时分,天色渐渐暗淡下来方才罢杯,不约掌灯时分已上。只见师母起身走近门枋,摁开开关,墙壁上挂着的一只白色壁灯,在啪啦声响中忽然亮了,金陵古城夜灯初放的夜晚,于是又在他们促膝交谈之中徐徐降临。金陵城里的夜灯,比起鄂西街坊里的那些只够亮前半个夜晚的昏黄灯光来,自然亮堂不了多少。他心里思忖着,也许,这儿的能源,也同山沟里一样的稀缺吧,大概顶多也只是三五个小时的光景。

        谈话间,师徒三人话锋一转,便围绕着城市的能源缺乏议论开了:

        “这金陵古城的用电,比吃油都还要金贵哩。”  教授说。

        “怎么金贵法?”金子打探道。

        “得先从产煤的外省买煤运回来,通过发电厂进行火力燃烧,然后才能生产出全城机关和居民需要的电能。可是,我就不懂,我们明明坐在长江边,怎么会只能用煤来发电?后来实地调查才知晓,长江沿线找不到高水位落差,因此不能用水发电。这座城市的能源如此短缺,城市发展的步伐哪能加快?还是你们山区好哇,能用上清洁的能源,又没有污染,多好。”

        金子就点头应允着说:“好倒是好,可就是不经用。你想哇,春冬季节里,雨水不足;夏秋里,又时常山洪暴涨。修一座水电站得三年五载,却每年只有着半年的时间发出电来。后来,我们碰上常年流水的清江了,却拿它活活没得办法,你说冤不?”

        老教授听到这,把嘴轻轻一砸,连连摆手示意道:“冤啥?我们不正在进行科学研究么?你那个电站,我保准帮你修好。”  “真的!”金子听罢,显得难以抑制住心头的激动,忙站起身来,走到教授身边,直握着旭日教授的双手,嘴唇颤抖着说:

        “您真有办法帮我们修好这座水电站?”

        “真有办法帮你们修好这座电站!”  教授深信不疑地回应道。

        “这真是今晚再好不过的夜宵了,我要回去将这个振奋  人心的消息及早告诉安子,让他也一同高兴高兴。”金子搓着手,愈加显得兴奋异常。

        “让你更加兴奋的,还在后面呢!明天,你就会看到一种全新的实验报告。”

        “那---,我就彻夜难眠了。”金子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突然,教授想起了,还有什么事儿没有问够。于是,他看看墙上挂钟,继续着问:“曾记得,你大学毕业之后,不是分配到南京长江水利防护工程部工作吗?怎么突然到鄂西山区修水电站去了?”

        “嗨,这话说来太惭愧了。”  金子羞于直说,于是转弯摸拐地把自己过去的经历略略说了出来。教授惊讶地听着,方知是施密特市长好心搭救了他,而且成全了他去鄂西的夙愿。想起自己曾经与施密特市长的交情笃深,该向金子告诉他的恩人的去向。于是在弟子临走时,欣然对他说:“你知道你的恩人施密特女士如今去哪儿了吗?”

        金子摇摇头叹道:“无从知晓。”

        “实话告诉你吧,她早已不在这里供职了,现已是国家水利部副部长。”旭日教授说笑道。

        “喔----,这么说,我们山区搞高频率调峰电站,更有指望了?”金子笑应道。

        “那还用说?你的恩人会全力支持你的!”教授以更加调侃的口吻,将金子舒心地送出了家门。

        次日,金子早早地来到了母校。在水利学院物理实验室的一角,他精心地观摩着一场名称叫着《喀斯特地层机械抗压和抗冲击力的破坏性实验》的测试,课题的领衔者,正是旭日教授本人,助手则是他带领的几位硕博研究生。

        实验室选在一处有着喀斯特地形的山峦上,这与旭日教授家里的那张地图所标示的长江流域里的某处等高线段的山脉极为相像。只见层峦叠嶂之处,大小溪流爆发,潺潺流水声响不绝于耳。条条水渠横跨山腰,似玉带般盘山旋绕,从一座座洞穴穿山而过,然后飞泻到平川上,形成长长的垂帘瀑布,恰如一副高山峡谷的美景。金子一看,立刻倒吸一口冷气---这模样儿,与他工作的地方多么相像!那鬼斧神工般的一处处绝笔,描绘在金陵都市的高校实验室里,居然栩栩如生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他真不敢想象,年过七旬的旭日教授,竟有如此神奇的天工之作。

        教授看着金子一脸着迷那样儿,知是服了他的这一副杰作,看来,这个实验基地着实做得不奈。于是走近他,饶有兴趣地探问道:“怎么样?这喀斯特地形实验室,能让你耐人寻味吧?”

        “全然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金子怅然兴奋地叹出一口气来。

        “有这种感觉就对啦!我们的实验课题,就从这流水瀑布开始。”教授手指一处穿山而过的瀑布继续对着金子说道:

        “你看这流水,是从山崖边流淌下来安全呢,还是从山洞里出来安全?”

        金子看着实验模型,想都没想就回答道:“当然要从山洞里流淌安全。”

        “为什么结论得出这么快?”教授侧过头来,一脸不惑地反问道。

        “有着保护体在外面,河水冲刷不跨渠岸。”这是他适才看到的想法。

        教授知道金子看出门道儿来了,顺手一拨,挑出他们那个失败了的水电工程的要害,说道,“那么,你们的渠水呢,为何要从山崖边走呀?”


  https://www.sywwx.com/99866_99866329/3932394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