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屋 > 歃血兄弟 > 第106章 ?第107章

第106章 ?第107章


金子替安子竭力辩解着:“大概是想奔着直线走呗!”

        “错啦!你们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控制住水力。也就是渠水囤积到可供电站全部开机所需的能量时,它的向下压力和走向四方的膨胀力是多少?对于这个参数,你的前任,就根本没计算过。”

        金子睁大着双眼,愣愣地看着实验模型,一时哑然无语,不知该如何回答教授的问话是好。说实在话,  他真不知安子计算过前池蓄水的压力没有。依照他的想法,这百万方积水的压力,应该是可以计算出准确的压力的,可安子怎么就偏偏忽视了这一道计算题呢?他心里实在是弄不明白。

        好在是,眼前的旭日教授,替他分析着了问题的症结。他说了,在山崖峭壁上修筑囤积百万吨渠水的前池,以构成绝对优势的水位落差的冲力,寻求水能坠落的垂直动力,在山下建设最理想的发电厂。这个物理的动力效应,多数人都在应用。可是,这喀斯特地形的山崖上,因为有着地下溶洞的地理特点,其压力和承重力,远远没有坚硬的岩石那般强烈。所以,在这种地域里建立水电站,特别是大中型规模的水电站,就应该优先计算出山体的整体集合力对突然增加百万吨水量负重的永久承受能力。否则,你在这儿修电站。就是瞎子点灯---白费气力。”

        “可是,这座电站,又真的是非修不可呀。”金子心里十分着急,显得无奈地在他的恩师面前恳求道:“没有这样一座电站,我们一个城区近三十万人,成天用不到满负荷的电能,一城人该多着急。”金子摊摊手,一脸无奈地数落起来,“你说要生产吧,电厂却说水渠时时枯竭,哪有足够的电源给你?你说要不分白昼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吧,供电部门总在不时地拉闸限电不时地赶着片儿说是保工厂和企业急需,那电灯光亮是一片一片地跑着赶跑呀。一座城市,总是一晚上亮了这边,却黑着那边。这速度,能快速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吗?”

        “这种赶着片儿供应电能的速度,还真谈不上建设国家的速度。”教授也不无感慨万千起来:“浩浩金陵古城,何从不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们电业人,不管是科学界,还是企业界,都盼望着这电源能够伸手即得。眼前的这个实验室,就是我们力求要解决中国稀缺电能问题的实验性课题。你的问题,算是开门第一课了。”

        “这太好了。我得好好观看教授的这个展演。”金子听说是开课第一次试验,于是站在旭日教授亲自实验的工作点上,认真观察那实验室里的每一个课题项目的实践操作。

        第一个课题,是关于喀斯特地形压力的破坏性实验。旭日教授首选一种层层堆磊形如豆干形态的千层山叠岩处,停住了脚步,他要在这里试验载水重力的抗压。金子站在恩师身旁,拿眼远远眺望,只见他的那些助手们,已在一座山峰的半腰处僻开一块平地,构筑一座高达两米、长宽相等的四方型池塘。从遥远处的半山腰徐徐流动的河水,已涌动到了池塘里盛装着,没让它流出去。他们正静候在一块儿静静地观察,看那池塘有些什么抗压的物理反应。教授这时显得很平静,极为亲和地对他说:“池塘的容积力度,是按照1立方米/1个吨量的国际标准计算的。池塘的容量,也是依据你那四台机组同时发电的功能而设计的一座蓄水池。这实验室里的岩石料,又取自于昆明,与你那地区的地质结构又两相对应。这里,就是你那座失败了的水电站工程的再现。现在,正在进行抗压试验,我们就静观其变它的负重反应吧。”

        金子怀着万分感慨的心情,于是喜滋滋地观赏着眼前的试验场。他几乎是屏住了全部的呼吸,鹰眼一般地严密注视着眼前尽可能发生的细微变化。他看到,随着渠水不停地涌入,岩石层受到域外的压力,体态在不断增大。刚开始时的那阵子,那层层叠叠的岩石还稳若磐山。可后来,它就支撑不住流水如注的压力了。只是那岩石层的顶端和腰部,纷纷剥落着削皮一样的碎片。接着,竟出现了一段连着一段的裂口。再接着,居然有着汩汩流水的现出。金子见状,显得有些心神不定,他担心哩。那岩石上,分明装着满盈盈的一池河水,眼看池塘即将崩裂!那可是百多方渠水的一钵容器呀!它能稳稳地支撑在岩石上么?就在他的整个心儿如同那悬在峭壁上的一块石头晃荡不停时,突然一声巨响传到他的耳际,等他还没反应过来,便见那耸立在叠石上的蓄水池的正面和侧面的山墙,突然撕开一道道裂口,顷刻,清冽的河水顺着裂口狂奔而泻,山岩和蓄水池轰然一声垮塌,那装得满氹氹的一池河水,哗啦啦地泼向山下。

        金子吓懵了,脸上现出一片的灰色,“怎么会这样呢?”他咯噔一愣,不明白个中缘由,自言自语地嚎叫起来。

        教授见他受惊非小,立马向他解释道:“明白了吧。当初,你所说的安子的那次失败,原因应该就在这里。”教授见他依旧不知山崖如何垮塌的个中原委,自地着说,“实验证明,在这种岩石层上,直接建趸立着的水电站导管吸的供水前池,是立不住脚的。”

        “立不住脚?这可完了!”金子心中立刻生出一种惴惴不安的感觉,要知他此刻的肩上,承载着诸如这叠加岩石层的千倾压力,他心里清楚不过,自己受命于这失败之中的电站项目的重启,他必须在这座山崖上,重新树立起一座蓄水前池。

        然而,眼前的试验,竟是轰然倒塌的一次再度失败。

        教授看他心急,就给着他一番解释一通的安慰。教授指着那堤岸垮塌的情态,一本正经地对他说:“从现场测验的结果看,这前池的垮塌,有两种可能,一是池水的内压和张力大了,塘壁承受不住冲击,导致发生溃漰事故;二是山体的承重力小于池内物质的重力,发生了池塘基础的垮塌。实验的效果恰恰证明,这两种因素同时存在。山体有了碎石剥落,前池也出现墙体撕裂的迹象。这足以证明,安子先前工程失败的原因,两者都有。这也就是说,这山垭口上,若是再建水电站倒虹吸的前池,压根儿没门!

        金子从教授的分析中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这种白垩极山崖的承受能力如此地小哇,它根本就不能和自己所熟悉的石灰岩山体相类比,他过去就一直没碰着这种结构的山系。好在来这里重新接受了一课地力结构的新知识,不然,往后依旧会重走安子失败的老路。看来,百吨级当量的蓄水前池,无法在这种山系的靠前位置复建,得另劈途径。

        “要么重新选择山体结构,要么将电站的场址移位他处。”金子心里想着,移开那个地方好了。可那个地方,又不忍心在他的心海里抹去,那高山流水处,的确是一个优秀得踏破铁鞋也无从再次寻找得到的高位落差之地,谁都企盼着在此磨擦着自己钢刀的锐利锋芒呢!如今轮到我金子跃跃欲试的时候了,咋能放弃这么优质的水力资源去寻找他处呢?这里,明明摆着的,好大一条江河呀!终年永不枯竭的水源,若是建不起一座电站来,何有脸面以对山下数十公里处的倾城数十万民众的江东父老?

        此刻,金子的心里,犹如悬在水窖半腰的一只吊在车轱辘下的铁桶,在半空里悠荡着,悠荡着。不知道该要将它落下去,趁势摇起一桶水来,还是启上来这只空桶,另寻他井取水。

        旭日教授远远瞥见金子那副沮丧的哭脸,知道他没有得到新的收获。他迟疑地抿着嘴,也不说话,只把自己那张满是皱纹的脸朝着远方打探,心里想道,我还有第二次试验呢,看你这慌张的样儿。

        在金陵的日子里,真是度日如年。金子迟迟得不到试验的结果,心中徒然升起一股莫无名状的担忧。不知还要多久,才能够看到这里的结果。他怀揣着最后的希望,再一次走进旭日教授的实验室,期待着教授有新的试验办法。恰好这一次,教授的课题实验转了方向,是在洞体内部进行岩石层的抗冲击力和挤压力的实验。试验场地刚好也在附近进行,这正好是他前一段试验场地观察所得结果的补充。他想,得利用这个机会,好生看看一番旭日教授的研究方向,说不准新课题的实验结果,会对自己有新的启发呢。


  https://www.sywwx.com/99866_99866329/393239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