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屋 > 密宗大阿阇梨 > 第94章 第94话枯木龙吟

第94章 第94话枯木龙吟


第94话枯木龙吟

        神无月,十七日上午,平安京,东北郊野——

        日本平城京和平安京,其形制、布局皆模仿中国唐代的都城长安和洛阳,尤其以对长安城的模仿更为显着。在整体规划布局上仿照当时的唐朝京师长安的东西对称布置,而坊市的模数大小则与唐朝东都洛阳类似。朱雀大道依照长安的朱雀大街,将平安京分为左京、右京(东侧是左京、西侧是右京)两个部分,右京称作长安,左京称作洛阳。

        平安京的宫城(平安宫)位于京城北部的中央,相当于唐长安城宫城和皇城的结合体,而宫城内的内里和大极殿则相当于长安的宫城(太极宫)和太极殿。

        皇城之外是作为一般官吏、平民居住的都城。右京所处的地区多沼泽,后来逐渐荒废,城市的主要发展集中在左京。贵族住宅区密集于左京北部,贫民则开始居住在超越平安京东限的鸭川川边,引发了向东扩展的趋势。

        这是神无月十七的早上,风灾过后的第三天,朱雀大道两旁颓桓败瓦。右京所见,满目疮痍,十室皆塌,已经没有完整的房子,哭声遍地。左京的情况虽然好些,也是十室四损,人们愁容满面。

        灾情严重,平安京中皇城沿途比比皆是赈灾的兵士。然而,救灾抢险的士兵数量,仍旧严重不足。毕竟,受灾的面积太大,受伤的人数太多。

        平安京的朱雀大道上,扬起一阵泥泞,一队一队的骑兵从皇城内里向城外飞奔。这样纵马急急的飞驰,铁蹄的响亮“哒哒”声,敲击在朱雀大道的青石板上宛如一曲战歌。尽管想要低调行事,不想扰民,可时间紧迫,军队终是惹来沿途所有人的目光。

        “救人啊……”“帮帮我吧……”“求求你们,救救我的丈夫……”“孩儿你坚持住,很快就会有人来救你的……”呼救求助的声音,悲戚凄凉……朱雀大道上都是求救的声音。

        被压在残垣断瓦之下,还有很多人,呼救之声若即若离:“救……命……救……命……”断断续续的求救声,在废墟之下隐隐约约。体力逐渐耗尽,血慢慢流干,求救的声音由大变细,逐渐的消失。这便是代表着,又一条生命的终结。

        若能早些将人救出来,便能挽救多一条性命。可是,人力不足!没有现代化的救援设备,也令救援的工作,特别的缓慢。

        我看到这一切,心中不其然的想到汶川大地震时的画面,救援设备、人员是多么的重要。

        然而,在一千二百年前,救援设备少得可怜,这里是古代,这里是东瀛,一切只能靠人力。这么多的士兵在朱雀大道上奔驰,是要去哪里呢?是来救灾的吗?军爷,救命啊,救人啊!怎么不救人?怎么不停下来?不是救灾的,他们不是救灾的!是——是出城的。难道不管我们了吗?没有人管我们了吗?

        风灾的损坏,加上夜雨,令深秋的寒冷气温变得特别的反复无常。没有房子,人是无法熬过这个冬季的。寒冷比饥荒,更快、更迅速的褫夺生命。

        风灾倒塌的房子里,掩埋着亲人的尸体,幸存的人也是生死难料。这厢尸骨未寒,那厢路有冻死骨。前路茫茫,生存的希望也变成奢侈。这日子还怎么过?天灾中幸存的人民,人心涣散,人心危危。人心显然是引发更大灾难的因素。

        “邪灵作祟”——似乎成了一个诅咒。这个诅咒,令人们心中的希望,也逐渐消亡。人一旦失去希望,人心不再,一切都将失控。光明、希望,是救赎人心的唯一方法。然而,又有谁能给予人们一个希望?一个活下去的希望!一个前路光明的希望!

        天灾是人祸的导火引子,令平安京好像埋藏了一个,不知道何时爆发的炸弹。或许一句煽动的话语,就可以轻松将天灾的危难引导为人们的躁、动。躁、动演变为暴动,将这场人祸引发,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然而,这一切都在酝酿着。被不为所知的酝酿着,等待着爆发的合适时机。天灾加人祸?!——平安京将不平安。

        昨晚下过雨,朱雀大道的地上布满大小不一的水坑。军队在道,踏着水坑前进,扬起一大片泥泞水。泥土湿滑,马儿在地面上践踏而过,浅的地方,踏出深深的马蹄印子,水深的地方马儿脚满是泥泞。

        路并不好走,无奈却要急行军。奔驰在朱雀大道上的军队,激起一层层的泥泞水,溅得路上的人们急急躲避。众人都不禁望向朱雀大道上飞驰而过的骑兵,不禁窃窃私语。

        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呢?这么多士兵,是兵变吗?一大批人马在城门外分道扬镳……

        一队往西北郊山林……追寻空海大师而去……急于与空海大师汇合的侍卫们,急急向林中山道奔驰。

        另一队往东北郊外……接回平城上皇女眷……这是要事,嵯峨天皇亲口御令,不容有失,阿保亲王与安倍真胜精神抖擞,不敢懈怠。

        最后一队,必须将城外带罪被贬的皇室血脉,逐一带回城内交予空海大师集中保护起来。这是左近卫将监纪清成的职责所在。

        在东瀛根据惯例,一旦上皇驾崩,或者失去权力,作为上皇的女眷,应全部离宫,于皇室寺庙中出家。平城上皇因药子之变出家为僧,上皇女眷自然也是要跟着出家的。这是惯例,皇室的惯例,无人例外,却又似乎有人例外。接回上皇女眷,不是去皇城的御庙,真是奇怪。上皇女眷甚至不在寺庙中修行,却在皇城的郊野中,真是毫无道理。虽然毫无道理,此事却必有原因。

        阿保亲王与安倍真胜自然知道,不该深究原因,不该知道的事,知道的人必死,所以他们都不想知道原因。上皇女眷的身份是秘密,她是所在地更是秘密,不可告知于人。路上阿保亲王与安倍真胜心中各怀心事。

        这所院子,是一个僻静的所在,是东北郊野一间不起眼的院落。简单的建筑看上去就知道,这是一个私宅,绝非皇室御用的建筑。上皇女眷并没有出家,而是以静养的理由被人安置在东北郊野。她想要出家,不过却由不得她。出家是她唯一的路,然而,却有人连她这唯一的路都封住了。

        这个院子很清幽……用来隐居着实不错。以静养为由,实质是被幽禁,上皇女眷自从药子之变后一直住在这里。

        四周的环境幽静……庭院中很宁静……花丛中的人很安静……不……应该用“恬静”来形容更合适。在这幽静、宁静的院子中,一个恬静的女子站在花丛中。

        飓风过后,花园中狼藉一片……女子远远的站着……站在花丛中,站在狼藉一片的花丛中。灾难过后的凄凉气氛,衬托着她孤单的身影。看着她的背影,令人心中自然涌现出恬静……用恬静来形容她很适合,很贴切。

        静养……这就是她存在于这里的原因。静养,顾名思义是与世隔绝。与世隔绝,这是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唯一能保护家人的事。所以,从她来到这里,就顺应着一切,服从所有的安排,为了自己更为了儿女。这里一点儿都不起眼,平城上皇女眷竟然在这里?令人感到意外。

        东瀛的天皇驾崩或者是出家,后妃的命运就将非常凄惨。皇后或者是有名位的女眷,都逃不过出家的命运。这些女眷出家,一般会有独立的修行之所。如被册封为某某门院,则有固定的粮饷,不再需要为三餐忧虑。因此门院是一个封号,亦是衣食的保障,是后宫女眷致力争取的。作为平城上皇女眷,前太子高岳的母亲,她不应该在这里。她应该处身于皇室寺庙之中才对。

        这个神无月十七的清晨,风寒露冻,宁静的院子中没有人。她静静的伫立在狼藉一片的院子中,站了好久好久,不知道在想什么。然后……静静的回到房间。

        房间的格子窗,只打开了一条缝隙。她背对着格子窗而坐,黑色长发长长垂于身后,淡黄色的小褂,配衬着黑发上的淡黄色绳发,发绳将黑发的尾端结为一束。她身前是一个与枯木龙吟款式相同的七弦琴。枯木龙吟琴是唐代名琴,琴身平直毫无变化,样式简朴典雅。

        枯木龙吟是佛教之语,意思是——犹言在阒寂中能听到巨响,意谓绝灭一切妄念,达到不生不灭的大自在境地。这个七弦琴以枯木龙吟为样式,是要绝灭一切妄念,求大自在么?她的手停在琴弦之上,从背后无法看到她的表情,似乎若有所思。

        唐国的名琴落在上皇女眷的手中绝不令人意外。意外的是,上皇女眷不但没有出家,被幽禁着,却仍能使用如此金匮的乐器。

        这个琴,又是否是枯木龙吟真品呢?将她静养在此的人,到底是谁?她纤美的背影,令人感到那么的熟悉,好像曾经在哪里见过。


  https://www.sywwx.com/93873_93873995/383279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