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屋 > 梧桐落又还秋色 > 第十四章 怀上龙种

第十四章 怀上龙种


  
“陛下圣明!”晏殊回答道。
“启禀陛下,大喜,大喜啊!”此时一名宦官叫喊着从殿外跑了进来,可能是由于太过激动的原因,跑着跑着自己的腿绊了一下竟然摔倒了。
“何事竟如此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赵祯正为前方战事忧心,见到宦官如此失态不由的有些恼怒道。
“陛下恕罪,奴才刚刚得道太医局的喜讯,喜不自禁,忙着给陛下报喜,一时失了分寸。”宦官说道。
“太医局?到底什么事?”赵祯问道。
“启禀陛下,今日太医局去赢华宫给张美人请脉,发现张美人有喜啦!”宦官兴奋的说道。
“什么?真的吗?”赵祯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站了起来,兴奋的搓着手说道。
“千真万确陛下,据太医局的诊脉结果显示,张美人已经有一个月的身孕了!”宦官又补充道。
“哈哈哈,朕终于又要有皇子了!快,摆驾赢华宫!”赵祯高兴的恨不得飞到张美人身边,此时他竟然都忘了还站在身侧的晏殊,急急忙忙的就走出了文德殿。
而还在原地的晏殊放佛嗅到了一股风雨欲来的味道,摇了摇头后便自行离开了。
“臣妾参加陛下!”张美人此时早已在赢华宫等候赵祯了,见到赵祯出现连忙准备行礼。
“爱妃快快起来,莫要劳累,好好养胎,这听到这个消息真的是太开心了,不愧是朕最爱的女人,来来,快些坐下。”赵祯拉着张美人的手疼爱的说道。
“陛下放心,臣妾一定给陛下生个白白胖胖的小皇子!”张美人俏皮的说道。
“哈哈,若真是如此,爱妃可是为本朝立下了大功!朕必然会大大的赏赐。”赵祯也充满期待的说道。
“陛下,此番臣妾能够怀上龙种也多亏了伯父多方在外奔走,为臣妾搜寻民间的补身偏方,陛下可要大大的赏赐伯父才是啊。”张美人又说道。
“喔?竟有此事,嗯,张尧佐确实有功,那爱妃想让朕赏赐些什么?”赵祯一时也想不到赏赐些什么,索性问一问张美人。
“伯父满腹才华,一心想着为陛下分忧,奈何朝中总是有人觉他是因陛下宠爱臣妾,所以爱屋及乌,但伯父这些年在户部成绩斐然他们可又曾看在眼中,以伯父的能耐,又岂是小小一个户部所能尽其才的,陛下不如封其为三司使,令其总领财政,臣妾保证,伯父一定会做出一番政绩令重臣另眼相看,求陛下能够给伯父这个机会。”张美人趁机说道,语气颇为恳切。
“三司使?爱妃有所不知啊,这个职务历来是我朝宰相的过渡之位,张尧佐颇有才华,朕自然有意将来让他总领百官,不过眼下就将这三司使的位置授予他,我担心难以服众啊。”赵祯颇有些为难的说道。
“哎呀陛下,给您当官只要您觉得没问题别人又敢说什么,而且您试都不为臣妾肯试一下就说不行......算了那就当臣妾什么都没说好了!”张美人最后叹了口气看上去很是无奈的说道。
“哎哟爱妃莫要生气,容易伤身,容易伤身啊,朕答应你就是!”赵祯看到张美人楚楚可怜的模样,又想到她怀胎如此辛苦,顾不得那么许多竟直接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赵祯下了两道圣旨,第一道为封张美人为昭仪,迁居德元宫,第二道则是升户部尚书张尧佐为三司使统领全国财政事物。
第一道圣旨还好,虽然从美人到昭仪虽说提位较大,但毕竟张美人已怀有龙种,况且后宫之事若不涉及大位之争,群臣也不太会插手皇帝的家事,可是这第二道圣旨确实引起了轩然大波,张尧佐的才能远不如张美人所说的那样,反而是张尧佐仗着皇亲国戚的身份在朝中作威作福,早就引的朝中不满,这道圣旨下来,原本就暗地里看不起张尧佐的人更是将这股情绪体现在了明面上。
“有本上奏,无本退朝!”朝堂上宦官高声喊道。
“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说话之人正是包拯。
包拯担任御史之职,有弹劾之权,他一出来赵祯就意识到不妙,一定是要弹劾他昨日下的那两道旨意,一叹中根本就不想接包拯的话。
包拯见赵祯没有回答自己有些恼怒,但涨红的脸在黝黑的肤色下很好的掩盖了下去,索性不等赵祯开口直接说道:“陛下,臣得知昨日陛下加封张尧佐为三司使之后甚是震惊,国家大事其同儿戏,陛下如此考虑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岂不令我等寒心,令天下士子寒心?”
“包卿家言重了,张尧佐并无劣迹,办事也很用心,是个看当大任之人,若他在三司使一职上出现纰漏,包卿家尽管弹劾,朕一定秉公处理。”赵祯无奈安抚道,想要先稳住包拯。
“陛下!陛下之意,臣万万不敢苟同,想我大宋以文治国安天下,朝中大臣不但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又良好的品行,这两点都是张大人所欠缺的,微臣实在是不明白陛下为何要将国家利益放置于儿女私情之下,如此作为,臣等实在寒心至极。”包拯痛心疾首的说道。
“包卿家何出此言,朕所谋所想皆是为了大宋更加的兴旺发达,张尧佐此人朕很了解,绝对可以担此重任,包卿家如此咄咄逼人,难道在暗讽朕是个昏君吗?”赵祯见软的不行,语气渐渐硬了起来,想要逼包拯就范。
“陛下一世英明,断不可被此事蒙上污点,张尧佐此人绝不可任三司使,请陛下收回成命,如若不然,还请陛下罢免我这个言官,臣从此不再过问朝堂之事,回家为我大宋祈福。”包拯双膝跪地恳切的说道。
这是朝臣纷纷表态赞承包拯一言。
“唉,你们!”赵祯一看众怒难犯,气的站了起来,最后狠狠的甩了甩袖子就离开了。
“陛下,包大人连同百官一同递了个折子。”文德殿中吕简夷提上了折子说道。
“唉,这个包拯,一点面子也不给朕,即便是他觉得朕的这道旨意欠妥,大可私下里过来跟我说说,他可到好,今日非要在这大殿之上,当着百官面前数落朕的不是,你说他是不是故意的。”赵祯气道。
“陛下息怒,包大人性格一向如此,说话做事全凭好恶,不太计较后果,早年在开封府任职时也是如此。”吕简夷很清楚赵祯只是嘴上说说心里还是非常看重包拯所以也就中规中矩的回答道。
“吕相啊,此事我可是答应了爱妃的,可是你看着如今搞得百官群情激愤,朕实在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你素来能够为朕分忧,此次快帮朕想个主意吧。”赵祯看着吕简夷说道。
“呵呵,回禀陛下,此事其实有办法解决。”吕简夷说道。
“喔?吕相不愧是朕的左膀右臂,这么快就有主意了?说来听听。”赵祯不由高兴的问道。
“回陛下,眼下群臣激奋,微臣认为陛下应当即刻收回圣旨,以显示陛下从谏如流的德政。”吕简夷先开口说道。
“收不收回对于张尧佐的任命对于朕来说到无所谓,不过如果收回,那朕又如何向爱妃那里交代呢?”赵祯疑惑的问道。
“呵呵,这个简单,陛下可以再下一道圣旨,加封张尧佐大人为宣徽南院使、淮南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宣徽南院使总掌皇宫内务,权利不必三司使低多少,况且令其兼任淮南军节度使与景灵宫使,而景灵宫使虽然没有实权但级别确如同宰相,陛下如此做,张尧佐得道的好处细算下来其实要比一个三司使多的多,如此既随了众臣的奏请,又能跟娘娘那边交代。”吕简夷解释道。
“哈哈,吕相果然好主意,不错,如此一来,朕都可以给两边一个交代,来人,拟旨!”赵祯满意的说道。
于是张尧佐就从原本旨意中的三司使,改为了另一种“三司使”,旨意一出,朝臣各个傻眼,包拯更是怒不可遏,不过赵祯确实按照众臣所请,最后连圣旨都改了,若再闹下去就有些逼宫的意思了,于是只好忍了下来,赵祯自然是乐享其成,张昭仪那边也很满意,当然最得意的还要属这张尧佐本人,所以他便更加卖力的笼络朝臣,同时也加大了对民脂民膏的搜刮程度,一有机会就给宫里送过去,供张昭仪在后宫中笼络人心之用。
............................
渭州城
自打赵祯决意采用范仲淹的固守之策后,韩琦就气不过自请去了附近的怀远城,而赵祯为了避免二人在军务上再起什么争执,也就同意了,不过范仲淹在韩琦临行之前还是请了吃了酒,好言相劝让他千万不要冲动,一定在怀远城坚持固守的策略,等待时机成熟。
“老师,你说韩大人能够听进去老师的话吗?”赵宗实望着韩琦离去马车说道。
“唉,希望他能听进去吧”范仲淹无奈的说道。


  https://www.sywwx.com/93764_93764703/37790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