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屋 > 国·殇 > 第2章 6:00—10:00

第2章 6:00—10:00


“咣——咣——咣——咣——咣——咣——”1937年12月1日,南京礼拜楼的大钟敲了6下,又恢复了安静。冬天的南京格外冷,冷风呼呼地吹,此时正是清晨时分,天是将亮而未亮。南京的大街小巷没有一个人,家家户户正关门闭户地在家中睡觉,呈现出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

        “轰隆隆——”

        飞机的轰鸣声划破了南京静谧的长空,驾驶员驾驶着一架贴着青天白日标志的飞机飞进了南京飞机场。

        飞机飞来以后,就缓缓降落,经过一阵滑行,最终停在了南京飞机场。偌大的飞机场,只有这一架飞机。

        飞机停下来之后,舱门就被打开了。

        四个身高一米八左右,胸前挂着□□,头上戴着有青天白日勋章头盔,脚上穿着军靴的国民党士兵出现在舱门口。

        舱门口上的楼梯被放下来,两位士兵走到了楼梯下,等待着登机人的到来。凉风呼呼的吹,可是四位士兵就像一座山一样立在寒风中。

        这一等就是四个小时,一直等到了中午,登机人才到来。他是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手上拄着一根拐杖,头顶已秃,上嘴唇有一撇黑黑胡须的中年人。在楼梯下的士兵看到这个中年男子敬了一个军礼,道:“委员长好!”

        这位要登机的乘客就是国民党总裁——蒋委员长。蒋委员长点头,从楼梯走上飞机。

        在蒋委员长的身后,还跟着两个人。一个身高一米七左右,穿着一身黑色中山装,一张马脸;另一个身高也是一米七左右,穿着一身国民党军官服装,面庞清秀。这二人没有跟着蒋委员长上飞机。

        蒋委员长上了飞机以后,就对站在楼梯下的二人道:“雨农啊,南京的事你要尽管处理完,处理完以后,就来武汉跟我会合。”

        “是。”“马脸”应了一声,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军统特务头子戴笠。

        “辞修啊,我想过了,你还是跟我一起去武汉吧!”蒋委员长说。

        “委员长,您不是要我留下来给唐生智做参谋吗?”面庞清秀的军官说。他就是陈诚。

        蒋委员长说:“唐生智身边有这么多人,不缺你这一个,你还是跟我去武汉吧!”

        “是。”陈诚嘴角划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南京保卫战打不赢,留在南京就会背上一个战败的骂名。他知道这是蒋委员长在保护他,心里对蒋委员长非常感激。

        陈诚走上了飞机,搭载着蒋委员长和陈诚的飞机飞上了浩瀚的南京上空。

        蒋委员长来到载客的机舱,此时机舱里只有十几个空着的绿色座椅。蒋委员长挑了一个中间的座椅坐下,依依不舍地看着飞机下的南京城。

        陈诚没有落座,他起身来到了驾驶室,对驾驶员说:“不要直接去武汉,在南京城上空绕几圈再去。”

        “是。”驾驶员应了一声,驾驶着飞机在南京城上空绕圈。

        陈诚下完命令,就走出了驾驶室,来到了搭载蒋委员长的机舱。

        蒋委员长手中拿着一支富有生机的绿色松树枝,松树枝上针型树叶依然嫩绿,丝毫不惧外面的严寒。

        陈诚说:“委员长请放心,我们就像这松树,日军就像那风雪,风雪是战胜不了松树的,所以日军是战胜不了我们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获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蒋委员长听着这番话,丝毫没有高兴,反而更加眉头紧锁,一脸忧郁地看着飞机下的南京。虽然已是冬季,可南京城内的百姓络绎不绝。蒋委员长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将这样一个繁华之地,交给日本鬼子,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啊!”

        陈诚说:“委员长请宽心,唐生智将军已经说了,要和南京城共存亡。日寇就是拿下南京,也要付出巨大代价。”

        蒋委员长闭上眼睛,忆起了两个小时前召开的关于南京战与守的军事会议。

        由于南京是当时的首都,为了保卫南京,许多身经百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都参加了。当时将领们在一张方桌两侧坐了两排,每一排有十三个人,也就是说总共有二十六个位子。正对着地图的位子没人坐,还有一个空位也没人坐。蒋委员长、陈诚和戴笠一进来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所有人都站起身来,冲着蒋委员长敬了一军礼。

        蒋委员长说:“行了,大家都不必拘礼,放轻松些。”

        那些国民党军官都把手放了下来。

        蒋委员长巡视了一下众人,说:“好啊!大家都到齐了。”指着一个空座位对陈诚说,“辞修,你坐到那里去吧!”

        “是。”陈成应了一声,坐到了空座位上。

        蒋委员长说:“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南京城是战是守,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一个身穿国民党军官服装,身高1米7,体型适中的军官站起来,他是桂系小诸葛白崇禧。白崇禧说:“南京一面靠长江,三面陆地,交通网十分发达,是兵法中的绝地,我主张在南京有效地杀伤敌人以后,就放弃南京。”

        这位军官说完,所有人都沉默。或许白崇禧说的是应该采取的方法吧,所以没人提出不同的建议?

        蒋委员长听到这个建议却是面无表情,眼睛扫过其余将领,说:“还有没有人要说?”

        其余将领面面相觑,没有人站起来说话。

        就在这时,一位身高一米七,戴一副黑色边框方形眼镜,面庞清秀的军官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仅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

        “请问你叫什么名字?”白崇禧道。

        “唐生智。”面庞清秀的军官说。

        白崇禧笑了笑,说:“我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常败将军唐生智啊!”

        “健生,现在是讨论南京战守的关键时期,没有必要对人进行人身攻击。”蒋委员长说。

        白崇禧点了点头,看着唐生智,说:“拼到底?你拿什么拼?日本人有飞机坦克,而你什么都没有。我还是主张在南京造成有效杀伤后,退出南京。”

        “日本鬼子是侵略者,我们是保家卫国。日本鬼子得不到中国百姓的支持,而我们可以得到百姓的支持。只要有民心支持,我们就可以保卫南京。”唐生智说。

        白崇禧冷哼一声,说:“难道淞沪抗战时,我们没有百姓的支持吗?我们投入了80万人打淞沪抗战,淞沪抗战依然失败;现在能参加南京保卫战不过才十几万人,而日军至少有20万人来打南京。日军空中有飞机,地上有坦克,手中的武器也比我们好,综合以上因素,我们打不赢南京保卫战。”

        蒋委员长说:“健生,不要这么悲观,或许孟潇有办法守南京呢?孟潇,这次南京保卫战就由你来指挥。就算守不住南京,也要重创日军。你能做到吗?”

        唐生智敬了一个军礼,“请委员长放心,我定与南京城共存亡!南京保卫战定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于是蒋委员长将南京守卫事务委派给了唐生智和萧山令。

        这次会议就决定了南京的前途,蒋委员长想到这次会议,想到唐生智那屡战屡败的战绩,不由得慨叹:“安得猛士守南京!”

        陈诚安慰道:“委座放心,唐生智将军已经下定决心要与南京共存亡,南京一定能守住。”

        蒋委员长冷哼一声,说:“娘希匹,他若是能守住南京,我何必去武汉?”

        陈诚说:“如果是这样,那么健生的建议是正确的?”

        蒋委员长说:“没错,可是我不能采纳白健生的正确建议。如果南京没守多久就放弃了,那我们就更难得到国际援助。”

        陈诚点头,算是认同了蒋委员长的看法,仿佛南京守了很久就能得到国际援助一般。或许在蒋委员长心里,国际的援助比中国百姓的生命安全更重要吧,所以他明知道白崇禧提的意见正确,却仍要采纳唐生智的错误建议。这也难怪国民党最终无法成为中国的执政党,一个将百姓的生命视为草芥的政党,势必得不到百姓的支持;失去百姓支持的政党,难道它的统治还能长久吗?

        蒋委员长接着说:“所以南京保卫战,能守多久就守多久,只希望唐生智能重创日军。”

        说完,蒋委员长在松树枝上贴了一张白纸,拿出作战用的红笔,轻轻地在白纸上写下“安得猛士守南京”七个红色小字,将专机的窗户打开一道小缝,把松树枝塞了出去,旋即又关上了窗户。飞机飞往武汉。

        松树枝仿佛成了蒋委员长寻找守卫南京的猛士的使者,在南京城寻找着能够守卫南京的猛士。它在北风的吹拂下,在来来往往的行人之中寻找着守卫南京的猛士。它在空中飘,飘过了富商,飘过了警察,轻轻地落在了一个女人的肩上;然而女人并没有注意,一阵风起,绿叶被吹起,于是继续飘,飘啊飘,最终飘到一个身高一米七五,头戴一顶遮住头发的黑色学生帽,脚上穿着一双打了补丁的黑色胶底鞋,上身穿的是一身带有灰尘的胸前贴着“国立中央大学”的黑色中山装;下身穿的是已经磨得发亮的黑色长裤,戴一副黑白边框方框眼镜,右嘴角长了一颗痣的年轻人眼前。年轻人的左手拿着两本叠在一起的书,只能看到上面那本书的名字——《孙子兵法》。年轻人伸手夹住了松树枝,看到写在枝上的字,心里十分震惊,轻声说:“安得猛士守南京?现在南京保卫战已经交给了唐生智,难道唐生智不是守卫南京的猛士吗?”

        他一脸严肃,回想着唐生智的战绩,这位唐生智,在进行南京保卫战之前,虽然是身经百战,可是没有一次获胜。他轻声道:“刘峙号称猪将军,这位唐生智连他都打不赢,说明比猪还蠢。这上写得倒是不错,唐生智确实算不上猛士。可是既然唐生智不算猛士,为什么蒋委员长要把守卫南京的重任交给他呢?不管了,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愿唐生智能有自知之明,能如曾国藩一般,这样的话,南京保卫战还有得打。”说完,他把松树枝夹进《孙子兵法》,继续往前走。


  https://www.sywwx.com/83743_83743275/411863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