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屋 > 三国圈 > 第二一八章 工匠

第二一八章 工匠


就是为了获得这种奇诡的能量,燕歌才如此的躁动,浮躁,混乱,而又生机勃勃。

        就是想与站长的能量接近一点,而不是被越抛越远,老许才口不对心,嘴里没有说出心里拒绝的话,再次重复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是心口一致,真心诚意了:谢谢站长。

        客气。

        崔破还是没当回事,倒是打趣老许,路上还瞻前顾后,就进去逛一圈,就心动了?

        老许把目光重新投向了张飞包子铺的门前,矮窗前正有个夹着把油伞的枯瘦少年,把一大袋包子接过来:是啊,这孩子工坊的吧,一身工装,连工坊干活的小工,都习惯买包子吃了,我还有啥瞻前顾后的?

        店前的马钧接过一大袋包子,迫不及待的捏出来一个,放嘴里咬了一口。

        浸在面皮里的油脂,猪肉与热油的鲜烫,让他吃的眉开眼笑,一口下去,眼睛都眯了起来。

        稍一抬头,余光见路旁几人似正盯着他看,才腼腆的一低头,边啃着包子边朝北坊走。

        他出身贫家,又有口吃,莫说与人打交道会恐惧,与人目光对视都会怯懦的本能躲闪开。

        他只喜欢与自己说话,只喜欢与不会说话的机械交流,只有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才快乐。

        马钧其实是隐隐听到了小工的话,似乎说的就是他。

        他岁数是小,可不是小工,小工是对连注册学徒都不是的临时雇工的蔑称。

        他可不是小工,他是三级技工,再差一级就能被尊称为技师,再升一级就是高级技师,工程师联合会注册的高级技师。

        工会注册技工,是北盟工匠最高荣誉,高于金匠共济会,石匠共济会,木匠共济会,建筑行会等各协会的单门类技工等级。

        工匠联合会是各协会的总工会,工会的六级注册工程师,高于单协会的六级建筑师,六级木匠,六级钳工,指导与监理的是总工程,不是工艺。

        任何盟内工程,必须至少有一个相关类别的注册技师,担任项目监理,负责向工部备案项目图纸等资料,监督施工,并对工程质量负责。

        各工行业协会的工具书,度量衡,参照的都是工匠联合会编撰的标准,是工程指导总纲。

        各工坊提交的标准,由各行业协会审核,提交工匠联合会,再由工会审核后提交标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再由工会编撰,修改统一的标准,下各行会,再由各行会下至各工坊。

        一旦标准被确立,标准6号木钉是什么钉,所有工坊制造,所有工程项目使用的6号木钉,规格材质都必须一模一样。

        武汉区几百口土砖窑,偏偏红砖的规格是一模一样的,就是因为红砖实际不叫红砖,行内叫8号,恰如种罂粟只会叫罂粟百日一样。

        这种源于巴比伦的砖块,在北盟的工具书中,编码为建工1o857,名称为八号标准砖,规格,材质,都有统一的标准,重量都是8斤。

        工会的注册技师,就是监督各项工程标准的标准对接。

        一旦积累的工程项目经验够了,就能突破了五级高级技师,晋升工程师,享受北盟工部津贴。

        工程师级别的工匠在哪个工坊与施工队都是宝,只不过经过了系统培训,有机会晋升工程师的工匠,不是在军队就是在军工坊,市面上很少。

        零星流出来的全是没有按期完成军工进度,被愤怒的军队扔进劳改营的倒霉蛋。可只要一灰头土脸的被踢出军队,一进劳改营,马上生活就又好了。

        因为这样的工匠一入劳改营,就有一堆工坊争相献殷勤了,为了动辄就是万台的北盟招标订单,这样的工匠抢回去一个就能解决大问题,起码规格问题可以无障对接。

        六级以上的七级高级工程师,与最高等级,传说中的第八级大匠师,全是领军饷的军官,只有军队有,工部修路,开渠等民生工程都只能向军队借调。

        高工住的全是豪宅,三河建设时期就已经住九棵树社区了,与各方使节是一个待遇。大匠师更是连庄园都有,出门有专用马车,身边卫士,勤务兵齐全。

        高工与大匠师,除了不用跑操打仗,军衔是实打实的,与正副亭长平级,军饷却多一半,又享有官的特权,根本不会去民间工坊。

        马钧的理想就是成为注册工程师,可他又怕成为工程师,因为他恐惧与人打交道,害怕主持什么研究项目,做什么监理与工部打交道。

        所以,他对考取工匠联合会的资格认证很不积极,反倒拿了个机械行会的六级机械师资格。

        他甚至帮所在的高氏机坊,中标了北盟一型丙家庭纺机的招兵,赢取了一千台纺机订单。

        然后,他就被挖走了。

        因为高氏机坊的动作慢了,没有第一时间将马钧的待遇提起来。更重要的是,在一型丙家庭纺机的设计人,制作人名录中,忘记录入马钧的名字了。

        北盟是高度重视荣誉的,工匠又何尝不是如此,毕岚一个太监都重名如命,不把毕字刻在风叶正中,就不给风车图纸。

        工匠只是闷骚,会偷偷把名字藏在作品之中,更渗人的是,会冒着杀头的风险,把自己的名字藏在皇陵中。

        皇帝现不了,但盗墓的一开棺:咦,棺材板后咋有个名字啊?谁比咱还先到?

        工匠就是太不被重视了,又很难上青史,所以,想以这种冒险藏名的方式,与作品一起不朽。

        连做赝品的工匠,明知多一点痕迹都会加大被识别出的风险,还是忍不住藏名。且越是手艺高的赝品制作者,越是对自己的手艺自信,就越是要藏。

        但北盟是鼓励刻石留名的,不用藏。各行会都会把本行会的优秀工匠的作品,作为展览品宣扬,这都是荣誉,一是鼓吹北盟的文明,二是以励后进。

        可高氏工坊还以为忘记个工匠的名字没什么,却忘记高氏工坊身处的地方是燕歌。

        高氏工坊忘记的事情,同行没忘,知道有个小角色似乎被忘记了。

        于是,马均被连续三次竞标失败的徐记木器坊,迅挖走。

        之后,就是让马钧这个小孩在行内名声大噪的事了。

        由他主持的汉阳工坊钢轴架子车逆向仿造工程,在徐记木器坊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https://www.sywwx.com/32_32283/182902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