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屋 > 谍海孤雁 > 第872章 资料堆

第872章 资料堆


早上六点出头,哪怕只睡了五六个小时,林默也早早起床洗漱,进训练室简单早练后,便将头又埋入了资料中,聚精会神,边翻边阅边记录。
  舞台上歌舞团放肆地热舞着,户外广告牌上美女与上海啤酒齐齐出现,四行储蓄会新建的摩天大楼直插云天,跑马场看台上热火朝天的人潮,《金刚》电影海报新鲜出场,穿着高叉旗袍的诱人女子翩翩而至——出自良友画报85期,《刺激的都市》。
  良友画报86期,林默在其中看到了林恒等人拍摄电影的宣传画册这些,但什么彩色这些应该是给取消了,不见有宣传提及,不过也不奇怪,这技术刚出现不久,国外都还没玩明白呢!他也就画个大饼罢了,至于能否搞成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
  不过看画报上剧照、片段这些的谋篇布局、拍摄手法、光影服化及清晰度等这些,林默还是能精浅判断,这影片拍的,估计差不了,甚至可能不比这剧本的原片差,虽是黑白色,但剧照便隐隐传递出一种青春洋溢之感,这背后是极高明的拍摄手段与深厚艺术造诣的相结合,只能说导演不止有几把刷子。
  头等大影院开幕用国产片,今再开先河,由蔡楚生导演所编导的《渔光曲》将在金城大戏院举行首映式,敬看成绩——XX日报。
  《渔光曲》已在金城大剧院连映一月,市民依旧竞相看,场场爆满,或将打破记录——XX影刊。
  苏州河以北外白渡桥边的百老汇大厦,不日将正式落成,近八十米高的冲宵大厦,如山般矗立,威武…——某不知名小报。
  租界路面熔化,如火般高温肆虐上海,何日停歇?——XX日报。
  社会各界名流,纷纷出钱组织求雨,以缓上海旱热肆虐,据传张天师将出面为上海求雨——刊自XX新报消息。
  租界沥青道路面融化,烫伤多名车夫,望各界人士体谅车夫之不易——XX民报。
  王姑娘、阮姑娘大秀泳照,一睹风采可买XX画刊,将持续为广大观众连刊佳丽泳照,一缓市民朋友旱太燥热——XX画刊广告。
  旱情酷热肆虐,路面融化,打蛋焦熟,戏子以色娱人,大秀不雅泳照,实乃…——XX刊。
  哪怕他们同日本人斗得你来我往纷争不止,但上海依旧沉浸在歌舞升平中,哪怕上海遭受高温炎热天气的肆虐,但依旧围绕着各路场面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作秀,争论喧嚣恬噪不止。
  林默最先翻阅的,就是上海近期的报纸,查看了解上海近期公开报道的各项事宜,虽说多数就是围着一个或几个热点新闻翻来履去的各种报道,但其中也或直白或隐晦的提供了各类讯息。
  月初,流亡朝鲜人李神鹰所部属下与人于法租界圣母院路互欧,部下多人伤亡,其宣称是日本人暗害其部下,痛斥日本人是不敢正面交锋的胆小鬼,发誓将要进行报复还击——某不知名朝英双语小报。
  虽然说是说用朝语,其实也就虚词、关联词使用所谓谚文,文章主体还是汉语,并不怎么影响他们阅读并理解文章大致意思。
  本月七日,叉袋角两伙帮派,在莫干山路发生小规模火拼,双方死伤十数人,九日发生大规模的火拼,当场死亡十数人,重伤送医上百人,周边医院诊所暴满。
  两日后十一日夜,双方再次火拼,其中一方大量动用枪支,几近将另一方屠灭,巡捕房赶至后,乘船逃至闸北,据传…——XX日披刊登。
  本月中,法华区安西路街头,光天化日下有人持枪火拼,多人被当街枪杀,据传为华界便衣警察,疑是…——XX新闻。
  法华区安西路,虽说明面上归属于华界,但实则为租界越界筑路区域,租界事实上窃取部分管辖权力,为事实上的准租界。
  闸北、虹口一带的越界筑路区域,是日本人地盘,而从公租界西区、法租界西侧苏州河以南往外越筑路,则主要为英法地盘,几乎囊括法化区大部,甚至蒲淞区都扩展侵占了一部分。
  据悉,美议会通过白银采购法案,白银连日上涨,白银投资市场一片火热——XX报刊
  一纸购银法案,银价飞涨,投机盛行,市面物价混乱,银元渐少渐缺,实非幸事——XX日报。
  购银法案,可谓利华之草案,银价上扬,洋华日廉,民众生活改善——XX新闻。
  谬论!银价上涨,洋货横行,出口日艰,国货难售,民族实业艰难支持,国之大衰!——XX民报。
  蓝维霭路多家银楼、银交易所营业,提供换取外币、白银抵押借汇、白银交易等业务——XX报。
  蓝维霭银楼、银公所,提供日元借贷,明显由日本人操控,号召严厉抵制——XX刊。
  蓝维霭银楼、银公所,名曰提供金融、投资服务,实则行经济入侵、金融殖民之实——XX日报。
  蓝维霭银……
  这地方好似捅了新闻窝,很是火热了一段时间,被各方刊物大肆报道批判了一通,不过近几天已经让其他事情吸引去了目光,除了一些报道金融、投资的刊物,鲜少再有其他报刊提及。

  差不多持续至中午,林默才将收集的上海刊物查阅了大概,吃了一顿午饭后,继续翻阅上海周边的报刊资料。
  上海做为此时期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其影响力对周边的渗透扩散是极大的,上海周边发生的很多事情,其实都是上海某些事件情况影响扩散延续的结果。
  像是《渔光曲》在上海爆火之后,周边城市也跟风大量报道,叉袋角火拼的两伙帮派,其实是太仓与海门二县的两支大帮派,伸进上海的触角和势力。
  因为上海本地帮派势力极强,他们仅在边边角角有点立足之地,因为就挤在一块,双方平常便没少生出嫌隙矛盾,本次有外部势力介入支持,更是在叉袋角打出了狗脑子。
  双方背后势力,自然不可能善罢甘休,两地隔着崇明在江南北,双方没少袭击对方地盘,或在江中相斗,据报道死亡失踪了上百人,双方百吨以上的木货船,据传都搞沉了好几条。
  还有,SH市区银价飞涨,周边肯定不可能涨赢上海,而且也无上海那般完善方便的交易市场,所以银元被大量虹吸而走,进而导致银元稀缺,又因无上海那种经济体量和对周边的虹吸补充,再加上本地人捂着不花,反而率先出现银元荒的问题。
  上海周边地区的报刊,张宏鑫并没有佘力收集到太多,所以也只能简单了解一些主要情况,林默大概花了两三小时便翻阅完了。
  接着,他翻阅起收集到的有关水路的各种情况,这些确实极杂,啥样的都有,有一些名声在外的船主船只船队的事迹,也有水路上的各种公司、地方帮会家族势力、流窜肆虐的匪况等等,也有水路上的各种传闻流言,有封建迷信的鬼神之说、也好勇斗狠的江湖人物、甚至一些风流韵事都有收集。
  林林总总一大堆,好在林默不用跟别人匀着、换着查阅,不是说其他人不用看,而是林默他先过一遍,挑出可能有用、需要了解的东西再让他们翻阅熟悉。
  而他们的基地船,早晨便已驶离驻泊处,向北沿着古运河穿过扬州,进入京杭运河后,又很快改道廖家河,接着又顺廖家河回到了长江,接着逆长江行驶一段,接着回到镇江下来的江湾,从南侧又进入京杭运河的长江以南水道。
  一路缓慢匀速行驶,尽量不打扰到他们查阅资料,当然,也没什么好急的,所以到了五六点吃晚餐的时间,船才进到运河不久。
  林默打了餐食,准备上船顶甲板上边吃边缓一下,看了大半天资料,他是眼酸脑胀,不缓一下是真受不住,结果刚上弦梯,便听到顶上不少人在欢呼惊叹。
  上到甲板,发现不少人都聚集在船的一侧舷栏上,探出身伸长脖子往前方看,林默听见了吭吭的发动机声,但不知道他们在看啥、惊叹啥,于是也端着餐盘走到舷边。
  一个比一个伸得长,还有人说是六、是七、是八的在争论,也不知道说啥,林默也不想挤,在一边先等等,反正声音是越来越近,肯定能看到。
  果不其然,没多大一会儿,众人缩回来后,一条船也映入了林默眼帘,不大的钢结构机动船,二条矗立的烟囱,吭哧吭哧冒出巨大浓烟。
  不过这个不大也是相对的,估计也有二十多米长,只不过相对纤长低矮一些,船头是一段不长的驾驶舱,中后都罩着篷布,看着像是装了煤,两个烟囱在中后部的两侧上。
  他们的基地船,已经放缓了速度,稍微靠向旁边,透过逸散的烟雾,机动船后好似加了缆绳,拖拽着什么。
  确如所想,没一会儿,拖拽的船便显露出来,除了头部略微带点弧形看着稍圆润,其他地方都是方方正正像个棺材。
  就看见尾部有个小小的不知是驾驶室还是控制室,船舱还是敞开的,就装了帆布盖着,看着像是未装满,也不知道什么情况。


  https://www.sywwx.com/18_18076/7611292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