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阅屋 > 农田锦绣:带着将军去种田 > 第四百五十三章: 到城外看春耕土地

第四百五十三章: 到城外看春耕土地


第四百五十三章:  到城外看春耕土地

        瓜吃过了,八卦也看完了。蓬宝儿开始去监工春耕的事情了。

        现在雪全化了,去年留下的种子,趁着现在全部种下去,到秋天的时候就能大丰收了。蓬宝儿去了一趟太守府,之后在文安的守护下出城去老兵村庄。

        城外,当蓬宝儿看到城外一片连起来的村庄的时候,她内心小小的震撼了一下!

        谁能想到大半年后,城外竟然是这番景象呢。而且,城门口,人们来来回回地进出着。

        这些百姓们都是来这里寻求谋生。江太守,果然没有辜负北方大地的百姓们!

        蓬宝儿他们骑马出城的时候,认出她的人纷纷招呼:“将军夫人。”

        蓬宝儿笑着回应:“大家好。”

        于是,她和文安到达老兵村庄。这时候,村庄里老兵里正正招来其他几个小村的暂代管事,今日,把他们招来这里是为了谈种植的事情。

        蓬宝儿他们恰好到来。她便参与进去。老兵说:“今年主要种植的还是土豆。”

        其实,北方大地最适合还是种植土豆。

        其他管事人点点头。老兵里正继续说道:“然后,南瓜种植会分下去。大家沿着河边种植,至于莲藕,再多挖几个池塘。”

        其他人点头。

        老兵里正继续说:“建兖城里不养闲人,想要吃饭,必须下地干活。希望大家明白,江太守为百姓们做的事情。”

        “江太守是咱们大恩人,咱们一定会好好把地种出来的。”

        众人一番感慨。说完种植的事情,其他人回自己的小村庄去准备种植土地的事情。老兵里正拿出一个本子递给蓬宝儿:“这是去年的收成记录。”

        蓬宝儿讶异,没想到老兵里正会想得这么周到。

        于是,她拿起翻看起来。

        真的大片土豆种植下去,百姓们便能安然度过一个冬天,不会挨饿。而且,土豆做法多。就算是个懒人,也可以把土豆白水煮或者丢火里烤了吃。

        总之,去年冬天真的没有挨饿的人。

        老兵里正心细,他最大的成就就是种植的事情。多年来的种植,现在终于有了收成总算是让他放下心来。

        说起那些小村庄的管事,想了想蓬宝儿说道:“大叔,由你来做所有村庄的里正,然后再分派其他村庄管事,你觉得如何?”

        村子小,总不能一个村庄一个里正。这不是浪费资源么。

        她的话让老兵里正一笑:“太守大人也有这么一个意思。”

        蓬宝儿点头:“那就好。咱们去看看地里。”

        老兵里正:“好。”

        路上,蓬宝儿给老板科普了蘑菇的种植,其实这个很有技术问题,蓬宝儿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完全没有种植过。真要种植,需要不断尝试,不然空口无凭,谁都办不到。

        老兵里正对蓬宝儿的蘑菇大棚很感兴趣。他说:“今年我试试。”

        蓬宝儿:“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失败率可能会很高。”

        拄着拐杖,老兵里正说道:“这么多年来,咱们一直在试种植蔬菜。可不都是失败么?现在,只要有一点机会,总需要去尝试。”

        蓬宝儿一笑:“大叔说得对。”

        这也是蓬宝儿佩服他们的地方之一,谁有那个耐心,一连多年在做着同一件事。是她,恐怕在失败了好几次后,估计都心灰意冷了。

        可这些从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们不,他们就是有着这么大的耐心。

        连片的土地里,有人在锄地准备耕种的事宜,老兵不禁感慨说道:“这么多年了,百姓们总算是从贫苦里挣扎出来了。”

        这句话,让人感到动容和心酸。

        是啊,这么多年了。现在,总算是熬过来了。

        蓬宝儿心中也不是滋味。

        真的是太难了,太难了。她不知道,如果不是她的发现,他们还要熬过多少年才能发现土豆能吃。

        这里的土地和环境不好,不然,粮食肯定是不缺的。

        蓬宝儿说:“我家中有两头牛,明日让文安送来耕地。”

        老兵里正还不知道她口中的牛是北丘国的巨牛,还以为是普通的耕牛,他便回到:“谢谢将军夫人。”

        蓬宝儿一笑:“该说谢谢的是我。”如果忠义的百姓,难得啊。还有江太守,她认为,江太守应该被铭刻在历史上。

        是他,维持了北方大地的百姓生存。是他的清廉,让百姓们心存希望和爱戴。

        蓬宝儿不知道,仁德皇帝让人写《史实》的时候的也把她这个发现土豆能吃的诰命夫人写进去了。更伟大的是她以身试毒的事情,所以,在百年千年后,人们把蓬宝儿作为土豆能食用的第一个发现者。

        不管是为百姓着想的江太守,还是发现土豆食物和煤矿的诰命夫人,还是守卫边关多年的大将军武侠和跟随将士上战场连夺下敌国两国边关城的太子??????

        这两年的发生的历史,全部铭刻在《史实》上。

        出了一趟城,第二天的时候,蓬宝儿让文安来送牛,当两只巨牛出现在城外的时候,众人惊呆了!老兵里正简直不敢置信!这就是将军夫人口中的耕牛?

        这、这也太大了吧!

        众人惊呆!

        “这是什么牛?怎么这么大?”

        “这样的牛,拿来耕地,一定很厉害!”

        “是啊!”

        “听说这是将军夫人送过来的牛。”

        “原来是将军夫人的!真的是太厉害了!”

        老兵里正面露笑容,然后让人把牛带走耕地去了。

        这两只巨牛是北丘王宫早就训得毫无野性,所以,用起来,老兵们还算上手。有了两只巨牛的帮助,耕地的事情快了不少。

        仁德皇帝的圣职还在路上,也快进建兖城了。城中,元康大人和奇逸大人每天出门看南靖国的边关城。

        这种没有阶级制度的恶政,城中的气氛不知道比青丘都的气氛好多少。百姓们,安居乐业。孩童们,嬉笑打闹。城中生意,公平交易。这一切的一切,全部收入眼中。就算是巡城士兵,也没有无缘无故地抓人和赶人,有调皮的孩童还跟在巡城士兵的身后像模像样的一起巡查。

        更加壮观是又一次看到近三十几个孩子跟在巡城士兵的身后。这引得所有人瞩目,最后守城将领经过的时候,才把孩子们赶走,那些孩子们笑着逃开了。

        这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看着这一切,元康大人他们期待着,现任的北丘王能够废除所有恶政,让国家安定长远。


  https://www.sywwx.com/11_11766/104691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sywwx.com。书阅屋手机版阅读网址:m.sywwx.com